2011年3月15日 星期二

第56號教室的奇蹟之心得

這本第56號教室的奇蹟,如果不是老師這樣的推薦,我想我不會有機會去翻到這本書,更沒有機會深入去瞭解到,在接受教育這麼久以來,還可以發現原來教學可以這麼有趣,這麼信任,這麼成功!

感想一、 教室是沒有框架的
就像一開始這本書寫的序裡有提到,一間教室能給孩子們帶來什麼,取決於教室桌椅之外的空白處流動著什麼。相同面積的教室,有的顯得很小,讓人感到局促和狹隘;有的顯得很大,讓人覺得有無限伸展的可能。是什麼東西在決定教室的尺度——教師,尤其是小學教師。他的面貌,決定了教室的內容;他的氣度,決定了教室的容量。
我們可以看到有站了將近一輩子的講台,卻始終是個門外漢、教書匠。 他可以講得洋洋灑灑,說到底不過是一個附庸者,純粹為了教書而教書,台下的學生叫苦連天,甚至連自己的孩子也成問題,這種人,在他們心裡教室只是一個講課的場所,縱使每天站在教室裡,但也從來不能影響到教室,不能走進孩子的心靈,40 平米的教室永遠只有40平米。
在我接處這本書那二十年如一日的人,一個堅守在第 56 號教室的雷夫老師,是個在教學領域中總能確實找到目標,從不偏離跑道的人。雷夫老師就是用他對教育無法的熱情將不足 40 平米的教室無限延伸,使得這裡成為了孩子們自由舒展,健康成長的樂園。

感想二、 透過信任激盪學生自我意識
在雷夫老師眼中,能隨時為孩子們挺起可靠的肩膀,是建立彼此信任最重要的一步。 如書中說的,我們不需要對孩子們長篇大論地談我們多麼負責任,而是要讓他們自己把信任放在我們的肩上。 其實不管在教導子女還是學生,切記”一定要時時從孩子的角度看事情”,害怕不是教育的捷徑。 或許身為教師,面對的是各色各樣有個性、有特長的學生,在班級管理中,我們總想著讓學生整齊無痕地統一步驟,而大多數的作法,老師會選擇嚴厲,來讓學生對老師有敬畏感。 儘管如此,學生是規矩了,同時孩子們也不敢親近老師了,個性也得不到充分發展。 反觀雷夫老師,他選則“以信任取代恐懼”,使孩子能真正發自內心地相信他,這是很多老師未曾嘗試的! 也因為孩子對雷夫老師的“死心踏地”,讓雷夫老師更好地開展“尋找第六階段”的有效活動,激盪了孩子對自我要求意識提高。

感想三、活到老學到老
書中雷夫老師很懂得如何去教授,尤其特別重視語文教學中的閱讀學習。 在他眼中,如何讓孩子能夠在長大後成為一個與眾不同的人——能參考他人觀點、開闊的心胸、擁有和他人討論偉大想法的能力——所以熱愛閱讀是必須的基礎。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教學是學生個性化行為,我們不應該用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身為一個中高段語文老師,或許更多的也在於思考怎樣的閱讀方式是適合學生的最佳方法,怎樣的閱讀評估是最佳的。 而雷夫老師做得更加細膩:他從為孩子選擇讀本,幫助不會閱讀的孩子,留意孩子們在發自內心閱讀時發出多少笑聲和留下多少淚水來衡量孩子們的閱讀能力,使熱愛閱讀的孩子能擁有更美好的人生。

感想四、執著的愛來造就孩子的成功
書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天在化學實驗上,一個小女孩因為找不到燈芯而苦惱,眼裡含著淚水。 為了不讓她掉隊,雷夫老師決定停下來幫助她。 由於燈芯太小,所以雷夫將頭靠得離酒精燈很近,由於很專注,連頭髮燒著了都沒有發覺……
其實這樣的事可能很多老師也都能夠做到,我真正感動的是插圖下面的那一行字:“如果我能如此投入教學,甚至連頭髮著火了都沒有註意到,那麼我前進的方向就是正確的!”  
這是一位多麼執著、多麼專注、多麼有奉獻精神的老師! 一個教師能夠幾十年如一日地專注於教學,並且將這種專注視為是正確前進方向的指引的話,那麼這位教師已經超越了這個單純的職業,而將其上升到了精神層面,並且將這種精神轉變為了自己的信仰。雷夫老師愛教師這一職業,愛自己的崗位。他將愛付諸於行動中,將學習與生活接軌,不計較於“得與失”之間的平衡,從教師這個職業中獲得了樂趣。 憑著執著的愛,雷夫老師創造了轟動全美的教育奇蹟,“這群孩子已經在不斷地磨煉中褪卻羽翼,幻化為一個個充滿生命力的可愛活潑的'天使!” 在我看來《第56號教室的奇蹟》與其說是一部教育專著,不如說是一份心靈的雞湯!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