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5日 星期二

第56號教室的奇蹟 心得

為什麼教室要保持安靜,因為太吵老師會罵人,為什麼一定要讀第一志願某某科系,因為爸爸要我去讀的,為什麼要去幫背欺負的人,搞不好還會遭到連累,為什麼要背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因為大考會考,為什麼不看李白的《獨坐敬亭山》,因為不會考,作者雷夫班級同學的回答可能是,教室保持安靜,是為了老師的「信任」,而不是怕被老師罵又或者討好老師,我甚麼要讀xx科系,因為這是我的興趣更是我的專長(雷夫會用課外時間陪他們做他們喜歡的事發掘他們的潛能),「幫助別人」我讓我想到冷漠社會,雷夫卻用「體貼他人」來交他們,而且不是那種我覺我有幫助到你就好了,要站在你要幫助的「那個人」觀點幫助他,我就有聽過一個演講,講師會定期舉辦一個活動,在北一女帶約100個高中生,去那些教育不普遍、科技不發達的山上村落待一個禮拜,要教小朋友讀書,第一天約好的地點,一個小朋友都沒出現,第二、三天多了幾隻小貓,最後高中自己去挨家挨戶找被分配到自己要教導的小朋友出發點是好的,小朋友都興趣缺缺,高中生覺得你們平常資源少,難得有人可以教你們讀書,應該保握時間讀書才對,但那是高中生因為平常被灌輸「讀書是好的」,所以也認為對他們來說讀書是好的,但平常她們根本不讀書,反倒會一些打獵等等的,高中生不是長期的,只有一個禮拜能教她們,最後決定不跟她們讀書,和他們玩遊戲,因為他們的父母平常都很忙都沒時間陪他們,很多人把書捐到深山想說可以給那邊的小孩看,但小朋友沒有老師帶沒有人教,自己是不會去翻那些書的,反而造成收書的管理人員的困擾,要花好長一段時間整理書,還要找地方放那好幾座山的書,可是書卻擺在那沒人看又占空間,跟高中生認為「讀書是好的」的一樣,沒有站在他人的角度來看是否真的幫助了他。

雷夫在本書第三章說到他,發現學童讀某本書的理由,例如「因為這本書在書單上,所以老師要我們讀。」「測驗會考到這本書。」「我必須看這本,才能過關。」讓他很訝異,可是我卻一點都不驚訝,因為這些正是我看書的理由,也讓我突然想到我之前也是很喜歡看書的,在我有一次生日,媽媽買了一本很大又很厚的書送給我當生日禮物,我那時每天都抱著它看,裡面有伊索寓言和一些知名的故事,看到很晚還是意猶未盡,心情也會跟著故事裡面的劇情高低起伏,來來回回看了好幾次都看不膩,不像現在可能因為禮拜三有小考,所以要趕快把課文背起來要不然到時考試默寫不出來,或努力去背名詞解釋,看的一點都不開心,反而是種壓力,像我之前在國中,用少之又少的零用錢在學校書展買了一本我很感興趣的小說─《西施》,結果爸爸勸我別看《西施》,要看考試會考的,不像雷夫老師會陪學生一起看有趣的書,遇到可能有比較難理解的會停下來解釋給大家聽,讓閱讀可以不是為考試而讀,而是因為喜歡它而去讀它。

看完整本最讓我感動的地方,是在看到有一篇推薦序說他在美國學校有一堂課─「教育心理學」,對剛到美國讀書的筆者來說是很吃力的一門課,單字都查完了仍就不了解句子的意思,還要應付報告及申論題行的考試,於是她鼓起勇氣預約那門課的教授碰面,坦承在過去幾個星期對課業都是一知半解的狀況,筆者以為會像在「台灣」的學校經驗一樣,不是被冷嘲熱諷,就是被臭罵一頓,但那個教授卻反而問他以後每個禮拜三下午是否有空到他的辦公室停留一小時,筆者還沒會過意,教授又說:「你可以問我任何問題,包括單字文法都可以,我會竭盡所能地幫你閱讀到懂為止。」結果筆者真的每個禮拜三下午報到,結果即便如此,筆者想說他的英文還是很破,能拿到「B」就可以了。但教授卻讓她得到了「A」,並給他一個評語:「Kelly,謝謝你對這堂課的努力」,這是她在美國拿到的第一個A,而這個A鼓舞了筆者在學習上的熱情,幫助她日後拿到更多的A,我看到這感覺好感動,就如同作者雷夫老師講的一句話:「我這個老師沒有特別突出的創造力,於是我決定給他們我能力範圍內最寶貴的東西─時間」。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