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4日 星期一

第56號教室讀後心得

  現在教育體制下,每位學生應該都跟我一樣,從3歲正要開始有記憶的時候就要進幼稚園開始上課,開始背負課業壓力,國小開始補數學跟國語,上課時間外還要寫一堆學校作業跟補習班作業以及應付明天的考試而讀書。童年時光就這樣在作業和讀書跟考試下度過了。好不容易上了國中,家長跟老師會跟你說 : 努力一點以後考上高中就可以去參加社團活動以及聖誕舞會。因為這句話,所以大家不斷的拼死拼活努力準備考上理想的高中。而升上高中,他們卻又跟你說好的大學對你的未來很重要,所以要求你不要去參加無謂的社團以及活動,不要把寶貴的三年浪費在此。而我們的童年以及少年時期,就這樣義無反顧的栽進了為了考試升學而讀書的無限循環漩渦裡。

  然而這本書卻啟發我們,其實真正的學習是終身的,而且先決條件是出於自願,它裡面有提到雷夫老師課堂上會讓學生自己明白行動以及成果之間的關係,並且有提到「不要把害怕當作教育的捷徑而是要用信任取代恐懼」,而不是一昧的以考試成績來評斷一個人的優劣,為什麼甲同學昨天作業沒寫?為什麼乙同學考最低分?,一般的老師都會覺得因為貪玩或不認真讀書,而採用威嚇或者體罰的方式來逼迫他們乖乖寫作業以及準備明天的考試,導致現在學生總是為了成績而去看書,然而考完以後就忘得一乾二淨。而雷夫老師卻是用實際的方法去使學生體會在學習的過程中也可以應用於生活上,這會使學生印象更深刻。我曾經上過一個老師的計算機概論,他前兩個禮拜不是開始教電腦的演進,而是要我們自己回家看自己每天在用的電腦裡面包含了哪些原件以及其特質,用這種方式讓我感覺這堂課不再是死板板的歷史數學課,而變得有趣多了。

  在每間學校廣場上都會擺著德智體群美的五育並行,但實際上老師都比較重視智力方面。而雷夫老師提倡了道德六階段 : 第一 : 我不想惹麻煩,第二 : 我想要獎賞,第三 : 我想取悅某人,第四 : 我要遵守規則,第五 : 我能體貼別人,第六 : 我有自己的行為準則並奉行不悖。而竟然有學生被他感化以後,小小年紀就成為一個德行很好的人。在雷夫老師的教學中,他將每個人都視為一個個體,每個人都是自己跟自己比較,而不會去與其他人相比,畢竟有些人很會考試,所以他考試都考第一名,有些人每次都考零分,可是他對音樂的靈敏度非常高,如果這兩個人一比較,其實都各有特色,不分上下。所以除了學習課本的知識以外,雷夫老師還相當重視音樂、體育、美術等各方面的專長以及素養,並且鼓勵學生多多去參加各式各樣的公益活動以及才藝選拔,讓學生自己去挖掘自己的專長以及培養自己的興趣。

  在第56號教室裡,雷夫老師最重視的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感,這不僅僅是在教學上更是在日常生活中不可獲缺的。身為老師必須以身作則,因為學生們都在看著你,身為長官也必須成為模範,因為底下的人也會跟著你做,一旦你所做的事跟規範他們的事有出入,你要如何說服他們跟你一起努力呢?而雷夫老師就做到了跟學生之前有著非常濃厚的信任以及安全感,學生都非常願意的聽從老師所指導的去做,而且是自願的去學習,而這個是要花非常的多時間來去努力,是非常難得的。

  以前的我沒有閱讀習慣,也非常不喜歡看書。剛拿到這本書的時候也是因為占總成績15%所以勉強去看,但是卻莫名的越看越有趣,它說出我長久以來的心聲。其實應該不只有我,大部分的人應該都是被考試體制下逼迫讀書,為了考試而考試,導致現在回頭一看,過去的歲月好像一點意義都沒有,每天做著自己不願意做的事,而且一做就是十年的光陰歲月。看完這本書以後,其實每個人都有優缺點,但大部分的人都只看到缺點,很少會注意其特點。就像一張白紙上有一個黑點,你會去把黑點擦掉而不會注意旁邊很多白色的點。而當我們開始也變成人家的老師,就必須不讓這些後悔的過去延伸至下一代,而用正確的方法去啟發他們,這是我感受最深刻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