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7日 星期二

第五十六號教室的奇蹟心得

看了1學期才把《第56號教室的奇蹟》看完...

這本書是描述Rafe老師在任教邁入第26年的心得感想集。在這本書中,他分享了自己歷年來在教學現場上的努力。Rafe老師是美國洛杉磯地區霍伯特學校的老師,他每年都會指導班上學生演出一齣莎士比亞的戲劇,致使他班上的學生被稱為是「小小莎士比亞們」。文末附錄D中記錄了雷夫老師教室一天的生活記事,這點讓我對美國小學體制內孩子一天的課程大感興趣。按照整本書中的行文順序,雷夫老師得上文法課(相當於我們的國語課)、歷史(也許是我們的社會課)、自然科學、還得捉刀音樂、美勞等專業科目。他所要教授的科目雖然雜亂,但在一天中教學時間上的安排似乎又很彈性的。相較於台灣高年級的教室內,孩子的學習課堂其實是被凌亂的瓜分的。科任老師與級任老師之間的教學協同性不高,合作性更是有限。再說到孩子一天的學習時間,則是處於被各科瓜分的狀態。這種情況之下,一個統整課程的機制要如何產生?但是,很遺憾的,基於現況,在各學校這種狀況仍是普遍存在的難解習題。

第一部份中,標題是,家最溫暖。第56號教室創造了一個優質的學習環境,為孩子提供的是一個不受風暴侵擾的避風港。一個安全環境的營造,對學生在教室內的學習是有正面幫助的。這個道理是每個站在現場的老師都了解的,但是在第43頁中,雷夫老師所認為的引我深思:這年頭,大多數的教室都被一種東西控制著,那就是「害怕」。他認為很多孩子在一天的學校生活當中,其實多處於一個害怕的情緒之中。也認為在一個擁有高信任度高的師生關係之下,孩子不會因為「害怕」而進行各種學習活動。也就是,如何讓孩子心悅誠服的完成功課,主動學習,會是一個營造信任學習空間值得挑戰的課題。

任教的四年級英語課堂中有一個孩子,學習英語的動機很弱,打在剛開學,我一進教室的那一刻就直接了當的告訴了我:「我最討厭英文了,我聽不懂。」在一次又一次的鼓勵之下,前幾天,我們在課堂上做習作的聽力部分,我站在他的旁邊,陪著他一起做聽力測驗。看著他一題又一題的或勾(check)或圈(circle)或寫數字(number),他一題又一題的都答對了。我想到了黃清蓉老師教給我們的策略,在他每答完一題且答對時,毫不吝嗇的一次又一次的在他身旁豎起大拇指。下課後,他好高興的跑來問我:「老師,你覺得我有學英文的潛力嗎?」當下,我拍拍他的肩膀,告訴他:「親愛的孩子,你有,而且你做得到。」多麼希望能夠有更多的時間拉拔這些一星期只有兩堂英語課的孩子,然而我知道,如果這個孩子不相信我,也不相信他自己的時候,他不旦不會付出努力,也不會有進步的。

第二個部份中,我特別關注到第三、四章提到閱讀以及寫作的部份。他說:「要讓孩子在長大後成為與眾不同的成人---能思考、考慮他人觀點、心胸開放、擁有和他人討論偉大想法的能力---讓愛閱讀是一個必要的基礎。」(p72) 在Critical Handbook of Children's Literature中,Rebecca J. Lukens曾經提到閱讀的價值。Reading is for Knowledge, for Understanding and for Pleasure.雷夫老師希望孩子透過閱讀活動而獲得的,除了從中學習到在不同文本之下所帶來,豐沛的知識,了解不同景況下的人事物,更甚者還有單從閱讀活動中所獲得的樂趣。

雷夫老師在書中所提到的想法及做法,會因為風俗民情和制度的不同與我們有異。但是,他的教學現場仍是一面良善的鏡子,可以提供很多不同方面的思考。

1 則留言:

YKLee 提到...

http://blog.yam.com/leopard99/article/18865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