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日 星期日

母雞下蛋

我做的遊戲是主要利用手和虛擬物件(蛋),在遊戲當中,希望透過手來接下母雞生下來的

雞蛋。




各項功能 :

         (1)  在架子上的四隻母雞將在遊戲開始時隨機下蛋。

             1.1 想要加入母雞大便的事件,用來增加遊戲趣味。(未做)

         (2)  偵測用手來接雞蛋。(未完成)
         
             2.1 接到雞蛋得分。

             2.2 不慎接到大便失誤乙次 (每回遊戲只有 5 次機會)

實作當中所遇到困難 :
     
        首先大家都會遇到的問題就是把圖像做去背這到程序,這個雖然在課堂實驗可以簡單做

出來就好,不過在做專案時也挺花時間。

        在一開始母雞下蛋這功能,需要克服的有將雞蛋隨機(四選一),接著是讓雞蛋能從上掉下

來(參考範例程式讓虛擬物件移動的方法),依照原訂功能,當雞蛋掉到底部時,不論漏接還是

接到,雞蛋要不見,並在隨機執行母雞下蛋這個程序。這個在實作當中,我是在掉落底部時

先用亂數決定下次哪隻母雞下蛋,再來只須將雞蛋的位置初始化就完成這項功能。

        第二部分原本功能是用手來接雞蛋&大便,這部分沒有完成。(之後補上)

心得感想 :

        回顧這次的課程和專案,發現從自己一年來沒什麼練習寫程式,退步很多。從大二開始

用BCB這類IDE來寫做業數次,以前自己遇到bug,慢慢看還能自己解決;現在自己有時候看

,看了老半天還不曉得問題出在哪裡。做專案時,有在好的構想,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透過這學期的課程和專案,讓我感受到老師從大一研習時對於變數命名龜毛的原因,對

我來說,這種細節的培養會影響debug和寫程式的能力。越來大的程式,如果變數命名沒有依

照有系統的規則來走的話,寫程式中途容易自亂陣腳,到最後才會寫不好。


實際操作影片:





2017年7月1日 星期六

03360474_期末專案

打地鼠

1.介紹:

當學到消失互動的時候,當時就想到要來做打地鼠遊戲。
畫面上一開始會有會跑來跑去的槌子以及一隻地鼠,透過移動槌子去碰到地鼠然後獲得分數。

2.遊戲操作及說明:

首先按下Auto,讓它完成攝影機的相關設置以及取得背景圖片。取得完背景圖片後,Game選項裡的Start才能被按下,之後遊戲畫面就會出現,再按下畫面中間的Game Start就可以開始了。
遊戲的操作方式,把手移到"touch"的地方,本來四處反彈的槌子,會變成只有左右移動,碰到地鼠就會獲得分數。

3.遊戲畫面及遊戲影片: